古老工業遺址講述科技新篇,嶄新科幻園區誕生未來產業。在北京京西,崛起的“科幻新城”正見證著科技賦能文化的煥新活力。6月20日,“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北京市石景山區,開啟了一場夏日科幻之旅。
鋼筋鐵骨的科技新顏
跟著齊天大圣開啟一場“打怪”之旅,參加激烈的組隊CS……這些奇妙的體驗,僅需一臺VR眼鏡,方寸之間,便可實現。“剛才站在懸崖邊,甚至有點擔心自己會掉下去。”剛剛體驗完的記者表示。
2024年初,北京市民有了一個新的打卡體驗地——首鋼一高爐·SoReal科幻樂園。作為首個工業遺存改造的全沉浸式太空探索主題科幻綜合體,這里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融合5G云XR算力網絡、數字孿生、全息影像等前沿技術,成為了“科技+文化+消費”融合的新標桿。
如果說迪士尼幫我們留住了童年,這里便實現了我們對未來的暢想。中樞大廳、生態秘境、熔巖星球、動力引擎、星艦廣場……在這里,沉浸其中,便能跟著“齊天號”開啟一場感受“未來已來”的科幻之旅。“目前我們已經打造了30余個體驗項目,節假日期間很多熱門項目都需要排隊。”樂園工作人員介紹道。
記者體驗VR項目
除聚焦發展文化科技新質生產力,樂園也著力構建消費體驗新場景。
“大家現在站的這里,是我們的爐心咖啡廳。”當紅齊天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齊笑介紹道。咖啡廳周圍斑駁的爐壁,觸碰其間,仿佛還能聽到來自1919年的工業低語。“基于這一理念,我們做了爐渣相關的系列衍生品,讓科幻味道更濃。此外,我們也探索了多元業態與科技的不同融合方式,滿足不同群體的文化體驗需求。”
爐心咖啡廳
銀河美術館將線下藝術空間與線上展示相融合,搭建起充滿數字科技感的現代藝術展示平臺;33MetaClub則可用于體育電競比賽、發布會、論壇、音樂秀場等大型活動……開放1年來,樂園已累計接待公眾近百萬人次,承接了北京近60所中小學的研學活動,實現超萬人次的中小學學生到訪。
“首鋼一高爐·SoReal科幻樂園,是全國首創的工業建筑物‘企業作承諾、政府強監管、失信有懲戒’審批流程的生動實踐,為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探索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石景山區副區長于杰表示。
匯聚科幻產業的點點星火
在首鋼一高爐·SoReal科幻樂園的不遠處,是北京市聚集科幻產業全要素的重要空間,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從一本小說到一部科幻電影,甚至是新出現的VR虛擬電影,在這里,不出大樓就能實現。
“誕生于中國科協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有關促進科幻產業發展的戰略協議,自2022年8月成立至今,中心已入駐138家企業,其中不乏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京市重點平臺和共性技術平臺。”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總經理孫世誠介紹道。2023年起,中心每年實現產值已超10億元。
研學團在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內體驗
讓我們以一部科幻電影的誕生開啟中心探訪之旅。
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囊括了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和劉慈欣的大師工作坊,以及百余位中國優秀科幻作家,這里是拍攝科幻電影的起點。把人的動作數字化,再套上一個角色,就能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奇幻視覺效果,科幻大片的精彩呈現離不開動作捕捉技術。中心入駐企業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便是這一領域遙遙領先的行業先鋒。
“動作捕捉的本質就是把人的動作數字化,從而實現人與三維數字空間的交互。”諾亦騰董事長、CEO劉昊揚介紹道。目前,公司通過3D運動測量與動作捕捉技術,不僅在數字媒體、運動健康等領域產生效能,也已實現對物理世界機器人的遙操作、人機協同等行業應用。
有了精彩的內容呈現,電影的后期包裝也至關重要。作為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最早的入駐企業之一,WANOS全景聲涵蓋了從全景聲制作、編碼、傳輸、解碼到渲染的一整套核心技術,在內容制作領域,WANOS全景聲參與了《哪吒2》等多部影片的全景聲版本聲音制作,致力于用國產技術為觀眾帶來360度的三維沉浸式體驗。
此外,藍博天啟的微距背投、NOLO的VR頭顯設備等,也為科幻影視作品提供了多維展示平臺。
“我區在特色產業賽道率先舉旗落子,科幻產業加速崛起,集聚科幻企業和機構236家,2024年科幻產業實現收入153億元、占全市近1/3。”于杰介紹道。
多措并舉助力北京文化科技產業融合發展
政府出題,企業答卷。京西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道出了北京市近年來立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持續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的生動故事。
通過“科技+文化”雙輪驅動,北京市文化科技產業已形成政策引領、技術創新、場景示范等產業促進體系。
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北京市先后發布《北京市科技賦能文化領域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北京市促進科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構建綜合性創新體系,北京市采取產學研融合方式建設文化科技領域重點實驗室,建成國內最大光場平臺、空間音頻、虛擬拍攝等10余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布局專項課題30余項;培育科幻等文化科技融合新業態,北京市連續舉辦5屆中國科幻大會,建立全國首個科幻產業聯合體,建設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持續推進以石景山區首鋼園科幻產業集聚區為核心的“一核多點”科幻產業發展布局建設……
多措并舉為文化與科技的加速融合按下快進鍵。據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全市已落地780余家科幻企業,總營收約480億元,科幻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來源:北京科技報
撰文:記者 賈朔榮
攝影:賈朔榮、張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