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學傳播 弘揚科學精神
APP下載
掃碼下載APP
融媒矩陣
  • 人民號
  • 科普號
  • 北京號
  • 微博號
  • 頭條號
  • 騰訊號
  • 百度號
  • 央視頻號
  • 抖音號
  • 微信號
QR Code
當前位置: 首頁 科教關注 正文
北科大首設“碳中和創新班”,培養模式如何實施?
2025-06-24 來源:北京科技報 閱讀量:7.2萬

今年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新增29種新專業并納入2025年高考招生。其中,北京高校招生的科技類新專業有3個——智能視聽工程、碳中和科學與工程、低空技術與工程。本系列邀請招生高校相關專業負責人解讀這些新專業的學科人才培養方向,為考生和家長答疑解惑,助力科學規劃未來發展。

當氣候危機與“雙碳”目標成為焦點,全球各國迎來低碳轉型浪潮,“雙碳”人才需求隨之激增。為精準對接產業發展需求,優化人才供給結構,教育部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中新增了29種專業,“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專業位列其中。今年9月,北京科技大學將作為首批高校之一開設此專業。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一肩負時代使命的新專業有何特色。

為什么要開設這個新專業?

自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從金融、能源、制造到教育、環保,各行各業對“雙碳”人才的需求激增。數據表明,“十四五”期間,“雙碳”相關領域人才缺口高達近百萬人,而現有從業者規模僅約十萬人,供需矛盾極為突出。

舉個例子,我國是年產3000萬輛汽車的汽車大國,在汽車生產過程中,要實現材料制備環節二氧化碳排放越來越少,直至達成零碳目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且意義重大的任務,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雙碳”人才參與其中。

除了技術人才缺口大,“雙碳”領域對于管理、咨詢等崗位的人才需求也十分迫切。目前絕大多數在企業中從事碳管理的人員,都是從環保、能源等領域轉行過來的,對最新標準、市場交易機制、減碳技術和趨勢都了解不足。

而在學科設置上,傳統的專業設置往往聚焦單一工序或特定環節的低碳技術,難以適應當前需求。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挑戰在于系統性減排,這就要求從業人員具備從整個產業鏈、流程工業乃至區域發展的“大系統”視角出發,統籌規劃、協同優化的能力。

因此,亟須設立一個全新的碳中和相關專業,培養大量具備碳中和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低碳關鍵共性技術的學科交叉復合型人才,以填補巨大缺口,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

這個專業涵蓋哪些專業方向與核心課程?

作為新設立的本科交叉工程類專業,“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專業以“低碳設計-綠色制造-循環再生”為主線,緊密依托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兩大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深度融合計算機、環境、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優勢學科,面向流程工業推動交叉融合創新,設置了可持續材料和低碳冶金兩個專業方向。

其中,可持續材料方向系統研究金屬材料高質化再生,創新材料設計、材料制備與加工、材料服役性能評價與調控等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形成可持續材料制造新工藝、新技術、新流程;低碳冶金方向系統研究電冶金、冶金過程多能耦合優化、低碳輔材等流程再造理論與技術,支撐制造業深度降碳與循環經濟升級。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毛新平介紹,新專業的核心課程包括基礎理論類、計算機類、經濟管理類、流程工業類與專業應用類五大類,其學科平臺和專業核心課程不是已有專業課程的簡單疊加,而是立足專業目標,打破學科界限,融合多學科優勢,配套編寫了全新的教材體系與教學課件,以確保教學內容的前沿性與適配性。

新專業的培養模式有何特色?

北京科技大學為該專業量身打造了“碳中和創新班”,通過工科試驗班類(卓越工程人才)面向全國招收50名學生,學生完成學業后,將授予材料科學與工程(碳中和)或冶金工程(碳中和)學位。

本科期間共有兩次遴選,第一次在大一結束后,選拔50名學生獲得推免資格攻讀碩士學位;第二次在大二結束后,從中繼續選拔不超過20名學生攻讀博士學位。

該專業依托“鋼鐵工業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與中國寶武集團等合作的20余家校地校企產教融合基地,將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融入學生培養環節,致力于培養“學術素養扎實、工程能力突出、行業使命擔當”的碳中和領域卓越人才。

新專業的師資力量有多強?

學校組建了由毛新平院士領銜的“院士領航-學術大師指導-國家級人才主導-青年骨干支撐”高水平導師團隊,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思政引領、一生多師,打造“鋼筋鐵骨”特色育人新模式。

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前景如何?

據毛新平分析,目前“雙碳”專業相關人才分為三個維度:頂層設計層面、技術研發層面和碳經濟管理運營層面,主要分布于政府和政策研究部門、試點履約企業、碳排放交易所、部分金融機構和科研院所等。

他認為,隨著“雙碳”目標對各行業影響的深入,在未來5-10年內,相關產業對“雙碳”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將呈現井噴狀態。他舉例指出,中鋼集團、五礦集團、寶武集團、湘鋼集團和中國碳交易所等重點企業,每年在“雙碳”技術研發、碳咨詢、碳管理、碳評估和碳金融等領域對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才的需求超過3萬人。龐大的市場需求與迫切的產業升級需求,為“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極為廣闊且層次高端的就業選擇與發展平臺。

來源:北京科技報

審核專家:侯新梅(北京科技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

撰文:記者 趙玲

編輯:段大衛

典贊時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單發布
2024年我和媽媽學科學
醫路·新青年:述說新時代首都青年醫者故事
要聞關注
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
譜寫科技強國建設的“北京篇章”——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紀實
地下700米捕捉“幽靈粒子”!江門中微子實驗正式運行
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閉幕,北京陣容成關注亮點
QR Code
掃碼分享當前頁面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91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